《做课》读书笔记:一套关于课程选题、设计、制作的方法论 – 赵广笔记

赵广笔记

ZGNOTE.COM - 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农人

《做课》读书笔记:一套关于课程选题、设计、制作的方法论

《做课》这本书是三节课联合创始人布棉的作品,三节课是一家互联网职业教育平台,我之前和布棉在微信上有过一些交流,也和三节课CEO Luke多次见面探讨过关于互联网职业教育、团队管理方面的心得体会。

这本书买来有段时间了,最近抽时间看完了,对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——课程制作原本是充满个性、主观、创意的工作,但总结提炼出了一套可复制的方法论和流程。布棉本身是做产品的,他也有过产品相关的其它书籍,也制作过自己的课程,所以就不难理解这本书的内容是以工具书的方式呈现出来,我想,布棉在写这本书的时候,也不仅仅是把它当做一本书、一部作品,而是把它当成了一个产品。

我看了下《做课》在豆瓣的评分是7.2,评价人数不多,但总体来讲,对于互联网职业教育行业的教研从业者,这本书还是值得推荐的,第一遍阅读预计需要2-3小时。

布棉《做课》豆瓣评分

对于书中的内容,我提炼了一些对我而言有价值的内容:

  • 制作知识小课or体系课,按照XY横纵坐标,按照学员状态(没概念、有了解、有经验、资深)和教学目标(基本知道、深刻理解、简单应用、熟练掌握)来确定是做小课、体系课、不值得做课,比如:对于“没概念”的小白学员,要达到对知识的“基本知道”,则制作小课,要达到“熟练掌握”,那就需要体系课;而对于“有经验”的学员则没必要制作“基本知道”维度的课程。
  • 提出了“截屏点”这个概念,也就是课程内容的“Aha”时刻,是课程内容中某个时间段的提炼总结,我们在课程制作过程中,要有意去设计,帮助学员提炼和记忆。
  • 针对判断一个课程的方向是否值得做,提出了“三圈理论”——可用性(讲师是否擅长)、必要性(用户是否需要)、独特性(是否有市场竞争力)。
  • 提出了“盘点知识资产”这个概念,如何挖掘授课老师的知识和亮点,可以通过梳理他的简历、工作履历、成功或失败的经历等等,从中挖掘提炼,作为与授课老师前期打磨课程的重要的动作。
  • 三种常见的体系课结构:流程串联式结构(适合能力提升类课程)、模块并列式结构(适合岗位体系课)、循序渐进结构(适合技术类课程)。

三节课布棉《做课》

# # # # #

发布评论引用.

评论

标注 * 的为必填项。